日常生活中,家用電器會附帶使用說明書,食品包裝上會標注主要成分和營養(yǎng)含量,藥品附帶的說明書上同樣會詳細說明可能出現(xiàn)的毒副作用和過敏癥狀。農作物種子與農民一年的收成息息相關,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也因此格外重要。
與新修訂的《種子法》配套施行的《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》,在舊辦法的基礎上,不但進一步細化規(guī)范了種子標簽的標注要求,而且對種子使用說明也提出了要求。以往被“百般修飾”而達到“揚長避短”效果的種子標簽和包裝,將“洗去鉛華”。農民在挑選種子時再也不用擔心標簽不規(guī)范而眼花繚亂了。
買種子別忘仔細看標簽!農作物種子不同于工業(yè)產品,每粒種子或多或少都會有所不同,由于環(huán)境、氣候、病蟲害發(fā)生情況以及種植管理模式的不同,在不同時間和不同地域種植后的表現(xiàn)也各不相同。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,如果能詳盡地將種子種植后可能出現(xiàn)的各類情況標注出來,并提供一些推薦性措施,一方面可以便于種植戶正確種植,另一方面也可以讓種子的表現(xiàn)更加穩(wěn)定。 清晰明確的種子標簽,對于種子企業(yè)而言,也是一種保護,在自然災害或管理種植不當而導致減產甚至絕收的情況下,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可以有效減少種植戶與企業(yè)、經銷商之間的“扯皮”,讓責任判定更加容易。
新辦法將于明年1月日起正式施行,對于廣大農民而言,明年再去購買種子的時候就要留心了,除了聽種子銷售方的介紹和看廣告外,自己還要認真閱讀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。看清標簽、看懂說明之后,再決定買哪個品種、種什么種子。
小貼士
種子標簽要有風險提示 與新修訂的《種子法》配套施行的《農作物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》,要求品種名稱不能隨意修飾;標簽內容須真實全面,不能“報喜不報憂”;標簽內容不真實造成損失,也要賠償;必須標注信息代碼,全程可追溯成為可能。
《辦法》對種子標簽做了詳細要求, 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,《種子法》規(guī)定:種子使用者因種子標簽和使用說明標注的內容不真實,造成損失的,種子使用者可以向出售種子的經營者要求賠償,也可向種子生產者或其他經營者要求賠償。
《辦法》同時要求不僅要對種子的主要性狀、主要栽培措施、適應性等使用條件作出說明,同時還要標示“風險提示、技術服務等信息”,在生產經營者宣傳優(yōu)勢的同時,必須告知用種者種子貯藏條件以及銷售區(qū)域主要病蟲害、高低溫、倒伏等因素對品種引發(fā)風險的提示及注意事項,讓農民有更充分的知情權。《辦法》第三十二條明確規(guī)定,標簽缺少品種名稱的,視為沒有種子標簽。按照《種子法》規(guī)定,生產經營假種子的將面臨行政或刑事處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