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是大家非常喜愛的花,它不僅具有“花中之王”的美譽,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觀賞、食用、藥用等價值。在栽培牡丹的過程中,一定要注意有效溫度對其生長的影響,如何判斷有效積溫呢?可以使用有效積溫測定儀進行測定,本文通過有效積溫測定儀研究有效積溫與牡丹新枝花蕾的生長發(fā)育之間的關系。
一、有效積溫與牡丹新枝花蕾的生長發(fā)育
在自然條件下,每年春季當外界氣溫升高穩(wěn)定在3.6℃以上時,鱗芽開始萌動膨大,頂端開裂,并逐漸露出葉間、進而現(xiàn)蕾,劉可長等根據(jù)牡丹連續(xù)8年的物候觀測及相關氣象要素的測定,推算出牡丹的生物學最低萌動溫度為3.8℃,萌動至開花期間的有效積溫為382.5℃。同樣,牡丹的催花只有在滿足其生長發(fā)育期所需要的積溫后,才能夠順利進行,有效積溫我們一般采用有效積溫測定儀進行測定。
經(jīng)過有效積溫測定儀的檢測,并結合表1可以看出,隨著有效積溫的累積,牡丹的平均花莖和蕾莖都逐漸增加,但增長最快的時期存在著差異,自然低溫處理(0℃以下)25天的‘3號’,在幼蕾期和圓蕾期所需積溫較高,花莖的增長在展葉期和圓蕾期最快,而蕾莖的增長在圓蕾期和平蕾期最快,‘3號’低溫處理30天,除了在圓蕾期較少之外,各個時期所需積溫的數(shù)量趨于一致,花莖的增長在展葉期最快,蕾莖的增長也在展葉期最快,‘3號’低溫處理35天,除了在平蕾期對有效積溫需求較少之外,其他各個時期所需積溫的數(shù)量趨于一致,花莖的增長在展葉期最快,而蕾莖的增長在圓蕾期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