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壤EC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可溶性鹽濃度,從這一參數(shù)也能反映出土壤肥料的含量,為人們制定施肥標準。因為EC值會隨著植物的生長而減少,需要人們定期施肥來增加其濃度,植物才能更好的生長。但也并不是濃度越高越好,如果基質(zhì)中的EC值過高,就可能會造成反滲透壓,導致作物根系水分流失,使根尖干枯,不利于作物生長。而且每種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對EC值的要求也不一樣。因此,在種植前或在種植管理中,需要利用土壤原位EC計掌握土壤中的可溶性鹽濃度,以提升作物生長。
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學習這方面內(nèi)容,小編也特意為大家準備了幾個關于生菜種植中EC值調(diào)整的常見問題,問題下方都是熱心網(wǎng)友給出的專業(yè)解答,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
問題一:生菜在不同生長過程,需要人工調(diào)整至適宜的EC值嗎?如果是的話,有哪幾個階段,每個階段適宜的EC值分別是多少?
答:生菜的整個生長期內(nèi),只要EC值在1.0-1.4范圍內(nèi),都是可以的,不必分階段。我們推薦的是1.0-1.4,并不是說1.5或者1.8就一定不行,只是說,營養(yǎng)液的EC值越高,在高濃度的環(huán)境中生長出來的蔬菜吸收的硝酸鹽和積累的硝酸鹽就可能更多。在蔬菜體內(nèi)硝酸鹽積累的含量多了,可不是一件好事!
問題二:如果栽培一段時間后,發(fā)現(xiàn)測試EC值降低了,我要補充的話,是不是這時候稀釋倍數(shù)應該少一點了(比如原來是100倍,我現(xiàn)在應該只稀釋90倍了),補充后,再用土壤原位EC計測量含量,直到符合要求就可以了?
答:若EC值降低到1.0以下,這時,可以加入營養(yǎng)液的濃縮液。加入的量根據(jù)EC值的變化而定,一般濃縮液加到EC值上升至1.4就可以了。這里要注意的是,加入濃縮液時,一定要保證三個組分添加的量是一模一樣多的,不能夠隨意將某組分多加或少加。